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

[轉載] A very good comment on the "real history" of Gundam

[轉載] A very good comment on the "real history" of Gundam

今年是西元2009年,U.C紀元前72年,高達誕生30周年。不得不先感慨一句,時間確實過得太快,技術發展也確實更有利於流行文化的普及,在10年
前,我對高達系列還連基本常識都沒有呢。那是個網路還不發達的年代,因為大陸大多數地區(不包括廣東等能看到香港電視的地區)根本沒機會看到TV版高達,
就算高達系列在日本如雷貫耳,可國內的知名度依然寥寥。那時要想看到日本動畫片,最常見的方法是去市場淘碟,當年在北京中關村等地湊到面前問“要片嗎”的
小販已經成為一種象徵符號,不過在其他管得更松的地區,比如我的家鄉,整個大樓裏全是賣盜版盤的攤位,這更是腦海中不可磨滅的記憶。但無論如何,對我等窮
學生來說,買盜版盤也是筆不小的經濟開銷,在那一張盤只能裝個兩三集,還有很大幾率讀不出來的情況下,是必須謹慎行事的。一部Z高達50集,要用掉十幾張
光碟來裝,已經要費不少錢了。在對某部作品沒有深入瞭解的情況下,貿然掏腰包,有踩上地雷的風險。事實上,今天我的一位朋友還覺得V高達的盤非常不值,那
就是主動踩雷的感覺。


恐怕當時的游戲迷對高達的瞭解要更深入一些,比如我最早就是在《電軟》上才看到高達這個名稱的。我要問,當年國內又有多少玩家是因為接觸了SS與PS上的
機戰系列,才對高達有點瞭解,然後再想到去找碟來看的呢?應該為數不少吧?許多朋友最初接觸高達,也許就是從那時開始的。只是那時能看到高達全系列的人畢
竟是少數,大多數人缺少一種整體審視高達全系列的眼光。所以在1998年,《電子遊戲與電腦遊戲》上刊登的《高達百年史》一文,就成為了指導國內觀眾入門
高達系列的經典,至今仍然在網上廣泛流傳,裏面主要是對劇情和人物的介紹,到今天來看也是不過時的。


可在今天看來,這篇文章已經太老了,10年過去,網路技術的發達使得高達系列的觀眾成倍增長,而高達模型也行銷內地。對現在的高達迷而言,《高達百年史》
一文已經幾乎等同於常識,再談起其中的那些內容,已經完全沒有必要了,而且該文中還有些未深入研究的地方。每個人心目中都會有自己對劇情以及人物的主觀理
解,所以我也不想在此多談。我只想換個角度,從整個日本機器人動畫的時代背景入手,談些高達系列的幕後知識,也就是被掩蓋的“黑歷史”。



然而,雖然說是當年的“黑歷史”,但在網路時代,一切都無所遁形。本文所談的內容可能有未經證實或者錯誤的地方,即使是正確的部分,也許作為資深高達迷或
動漫迷的您,也早已經都知道了,如果是那樣的話,本人先為自己的無知與淺薄而向您深表歉意。文中不可避免有主觀性因素的影響,請各位諒解。
請先
讓我冒昧地問一句,您心目中對高達系列動畫的定位是什麼?科幻片?戰爭片?愛情片?還是披著這些皮的商業片?或者是其他更深刻的理解?



可是我要說,從某種意義上說,高達系列,不,乃至整個日本機器人動畫,都不過是“30分鐘一集的模型廣告”,更準確地說,應該是“30分鐘一集的周邊廣
告”而已。這種現象不是由高達才開始,而是從機器人動畫正式誕生的第一天起就如影隨形,深入骨髓的。雖然有橫山光輝的《鐵人28號》在前,但業界一般將永
井豪的《魔神Z》公認為超級機器人動畫的始祖,當年這部作品在日本獲得了最高30.4%的收視率,而在西班牙,收視率竟然達到了可怕的
80%。而各贊助廠商更在周邊上賺的盆滿缽滿,光歌曲錄音帶在日本就賣出去超過50萬份,而相關模型與玩具的銷量就更不用說了,“超合金”之名一直在模型
界流傳至今。各玩具廠商從此也改變了主打產品的方向,紛紛要以動畫來主導玩具生產。在這樣的為了利潤而競爭下,一部又一部機器人動畫新鮮出爐了,可以說當
年的超級系機器人動畫中誕生了許多偉大的點子,如合體、變形、戰隊等等,但一個點子出爐並被市場肯定,隨即就會出現無數模仿品,導致此類動畫同質化傾向嚴
重。各贊助廠商盯著玩具銷量,製片方盯著收視率,如果兩條表現都很好,那麼要出續集繼續騙錢,假如都不行,等待該作品的就會是無情的腰斬,因此產生了無數
悲喜劇,這裏就不再一一提及了。


然而此時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動畫還只是給小孩子看的,觀眾還沒有像今天那樣廣泛的年齡層次。這與漫畫的情況不同,日本漫畫的發展當時比動畫要成熟得多。在
手塚治蟲、橫山光輝等大師的不懈努力下,日本漫畫早就突破了低年齡層的欣賞層次。以手塚大神而言,其作品的深度與廣度,與任何文藝作品相比都不遜色,給成
年人看也一樣獲益匪淺。以同期的動漫作品相比較,永井豪的《蓋塔》與《惡魔人》,其漫畫版都比動畫版要血腥暴力得多,但思想性也更加深邃,藝術性也更高。
同樣的商業主導模式,動畫落後於漫畫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政策限制,但另一方面,那時的日本在動畫製作理念上還是保守的,確實還沒有出現能推動新時代的人
物。


說到高達,就必須提到“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在製作初代高達時他還叫富野喜幸。這位日本動畫的大師級人物,像是腦後有反骨似的,終生都在這個行業鬥爭,
與贊助商鬥,與電視臺鬥,與製片方鬥,還與觀眾鬥,一切都為了貫徹他自己的拍攝宗旨與意志,雖不能說其樂無窮,但絕對是癡心不改。



“在1989年4月號的Newtype志中,接受訪問時,富野被問及‘GUNDAM的假想敵是誰?’的時候,富野回答說由最初開始,他都是以電視臺、動畫
贊助商以及SUNRISE等製作群全體作為GUNDAM的假想敵。他認為製作時就是被敵人捉住了,所以不能夠自在的創作最真實的作品。如果不能夠假設成這
樣,然後想出讓敵人沉默下來(讓自己自由製作)的方法,這樣的人製作出來的作品他並不想看。”


這話可以算是富野的真心宣言,他這一輩子都是這麼折騰過來的。在最初製作《海のトリトン》(就是在國內80年代播出過的《小飛龍》)的時候,他就因為自己
獨到但超前於時代的手法,而和同事們發生糾紛,當時怕製作人員事先反彈,最後一集的分鏡是他瞞著所有人偷偷暗渡陳倉,在最後一刻才拋出來的。唯有如此,才
有可能完成完結篇的結尾,不過也因為如此,使得當時的編劇,日後大多再也沒有共同合作的機會,聯手塚治蟲大神都公然表示“動畫《海のトリトン》不是我的作
品”。收視率因此難以提升,只播了27集就畫下句號。可是其強烈的震撼力使得包含原作讀者的觀眾群給予高度評價,甚至成立了全日本第一個動畫角色同好會。
這和日後的高達0079是何等相似?後來,他加入SUNRISE公司,在執導其第一部機器人動畫《無敵超人贊博特3》時,首次在超級機器人動畫中著力渲染
戰爭的恐怖氣氛,特別是他提出的加入“人間爆彈”的點子,讓擔綱腳本的作家都覺得過激了,這是給小孩看的動畫麼?本作沉重的劇情果然不被小學生接受,在播
完後,製作公司、電視臺以及贊助商嚇得臉都綠了。不過本作的玩具銷售尚稱成功,SUNRISE在賺到了第一桶金後,允許富野繼續執導下一部作品《無敵鋼人
泰坦3》,這部作品黑色幽默的風格很重,富野也終於有了部收視率很好的作品,那時已經到了1978年。


而在此前幾年,日本動畫史上已經又誕生了一部里程碑意義的作品——《宇宙戰艦大和號》,這部在1974年TV版播映的動畫,在播放之初並不被看好。但在播
放到後期以及重映時,卻引起了超乎尋常的好評,除了獲得日本科幻最高獎“星雲賞”外,形成了多達數百個,人數幾十萬的粉絲群體,乃至改變了整個社會風氣。
隨之一體的商業周邊計畫立即啟動,除了在1978年推出電影版繼續保持人氣外,相關漫畫、小說的推出,模型、歌曲磁帶的發賣,專門動漫雜誌的創刊等紛紛跟
上,變成了席捲日本全社會的潮流。可以說,自《宇宙戰艦大和號》後,動畫群體已不再局限於低年齡層,而它的商業模式也成為了日後其他動漫名作的樣板。在這
裏得插一句,富野也曾參與了本片的製作,不過只有一集而已。他在擔綱第4集時,拿到了大老闆西崎義展(頭銜是企畫•原案•製作•総指揮)定下的腳本,卻故
意把故事弄得完全兩樣,西崎暴怒,自然要算帳的,於是富野就被趕了出去。當然,富野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在後來的動漫雜誌上曾經這樣發言,執導高達的目標就
是要“打垮大和號”(「ヤマトを潰せ」)……


機動戰士高達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最初在設定原案時,製作方SUNRISE本著日本式的精細,預先作了市場調查,認為模仿《宇宙戰艦大和號》的作
品很有賺頭,於是立下雄心壯志,目標觀眾人群是小學高年級到中學生,計畫要吸引30到40萬狂熱粉絲的眼球。最初的腳本設定也很自然地明顯有模仿《宇宙戰
艦大和號》的痕跡,名為《FreedomFighter》,原型是19世紀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十五少年漂流記》,將其改為講述一群少年少女乘坐宇宙
母艦與異星敵人作戰的故事。幸好這個點子最終還是被富野給斃掉了,富野雖然也參與了此腳本的構思,但他從一開始就反對單純模仿《宇宙戰艦大和號》,他的想
法是製作一部“給大齡人士看的動畫”,心高氣傲的他終於在與製片方的鬥爭中取得了一次勝利,也表現出他不俗的眼光,否則日後會否有高達這個系列就很難說
了。不過,《十五少年漂流記》這個腳本也沒有被完全扔進垃圾堆,幾年後SUNRISE又把它拿出來,改動一下,換了神田武幸當監督,重新執導了一部經典名
作《銀河漂流バイファム》。什麼?神田武幸是誰?都看過《08MS小隊》吧?那就是他的遺作,當然這是後話了。


富野在腳本設定的一方面雖然取得勝利,另一方面的陣地卻沒能守住。最初的腳本裏只設定了宇宙戰鬥機,甚至沒有機器人的影子,但是受到贊助商クローバー公司
(現已破產)高層的言論壓力——“(母艦)長的像木馬一樣,怎麼賣得出去,必須讓機器人出來”。沒有辦法,富野又受到R.海因萊因的名作《星船傘兵》的影
響,而打算將“機器人”設定為2.5米左右的裝甲強化服,這自然更科學些,如今在網上還能找到當年的那些設定圖。可惜最後這也被贊助商斃掉了,最後的成品
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18米級別的Mobile Suits,就此捧紅了大河原邦男,也讓我們不得不歎息日本人對人型機器人的怨念有多麼深重。



初代高達就這樣磕磕絆絆地在1979年7月4日首映了,也隨之開創了持續30年的高達時代。然而事實上,這部作品從一開始就沒有完全構思好,比如此後貫穿
整個UC系列的“NT”概念,實際上是到中期才提出的。而且劇本還得隨著觀眾的口味與收視率的跌宕,隨時準備改動,今天雖然許多觀眾對阿姆羅和夏亞等人之
間的恩怨情仇已經堪稱瞭若指掌,可是未必知道他們在原來的設定中都差點等不到故事結局吧?當時由於低年齡層觀眾不喜歡夏亞,直接導致夏亞在陷害卡爾瑪的劇
情後,很長一段時間以“降職”的名義。在故事中不見了,本來真有可能從此徹底消失的,是中高年齡層觀眾的來信抗議才把他挽救回來。而阿姆羅原先也是設定為
在最後一集中死亡的,多虧收視率又開始上升,才活了下來。不過我們在富野的小說版0079中,還是能看見阿姆羅戰死的情節,那可以算作是對這背後“黑幕”
的紀念。


富野對最初腳本的改動,以及為了在劇中貫徹他的風格,是付出了巨大代價的,直接導致高達0079的初次收視率相當低下,名古屋地區的收視率是平均
9.1%,可到了關東地區就只有5.3%,也導致了初代高達慘遭腰斬的命運,從原計劃的52集縮成了43集。過於超前的作品果然是不討人喜歡的,1979
年畢竟還是傳統超級系機器人動畫盛行的一年,也是日本動畫低齡化傾向的最後一年。


但高達0079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雖然它還保留了許多傳統超級系機器人動畫的要素,卻是新時代的第一聲啼鳴。它描寫的不再是正義英雄大勝外星邪惡敵人的
傳統模式,而把刻畫重點完全放在了人類內部的爭鬥,實質上可以把0079看成是富野心目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動畫版,而不是傳統超級系集複一集的守衛研究所
和打怪獸,而機器人也不再是與駕駛員生死與共的夥伴,而只是冷冰冰的武器而已,可以說它真正開創了真實系機器人動畫模式。而劇中刻畫的各個人物,尤其是主
角阿姆羅,這個彆扭的、憂鬱的少年,雖說還不能被低齡兒童理解,但卻是真正能獲得日本宅男共鳴的人物形象,他們從阿姆羅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然而可悲的
是,阿姆羅最後一步步成長了起來,到了0093時,已經成為真正成熟的英雄,但日本宅男們到今天為止,似乎還是沒什麼進步。



因此,高達0079有一部分狂熱fans,也就順理成章了。在他們對電視臺的請願下,本作在完結後又再度播放了數次,這回好評如潮,在收視率上創下平均
13.1%至17.9%、最高25%的佳績。而SUNRISE也找到了新的贊助商——BANDAI,前面提到初代高達TV版的贊助廠商是クローバー,生產
的玩具材質是當時流行的錫鉛合金,而在電視版上映終了前後,BANDAI看准了此作的前景,與SUNRISE進行洽談並取得了塑膠模型部分的發售權。在
1980年BANDAI的初代GUNDAM模型發售,出現爆發性的熱賣,在中小學生中掀起熱潮,甚至出現過約250名中小學生在電扶梯上因搶購而推擠導致
事故的現象。本作的人氣度從此更高了,也隨之推出了電影版和相關小說,均有不俗銷量。富野回憶說:“當時自己就像是幾乎當上教祖一般”,也由此促成了
1981年“動畫新世紀宣言”的發佈。從這個意義上說,高達0079引領了整個80年代的動畫潮流。當時日本正逢泡沫經濟前夜,經濟欣欣向榮,各製片公司
都樂意在此投資,從此真實系動畫開始進入它誕生來的唯一一次大爆發,先後出現了《太陽之牙》、《裝甲騎兵》、超時空系列(《超時空要塞》、《超時空世
紀》、《超時空騎團》三部曲)等名作,其中富野又再次奉獻了自己的不少力量,那就是《戰鬥機甲薩芬格爾》、《聖戰士登拜因》和《重戰機》。



這時期,真實系動畫的結局大多數並非喜劇,這不是偶然現象。早期真實系動畫注重深入描寫真實的人類社會與人際關係,將社會中種種矛盾以藝術形式描繪出來,
而真實社會自然並不像超級系動畫描繪的那樣黑白分明,也不會單純到光憑著正義、熱血就能解決。這個道理成年人都會明白,但敢於打破傳統,領先時代,在動畫
中著力渲染這點的,開始就只有富野而已。而在他之後,如高橋良輔等人又繼續把這種風格發揚光大。而在富野掀起的這波浪潮中,有許多未來的新人開始嶄露頭
角,最著名的就是永野護,他是在作0079的cosplay時被發掘的,後來因為擔任《重戰機》的機設而揚名立萬。


看似一片光明的前景中只有一點黑暗,那就是富野導演的這幾部新作都無法重現0079的輝煌,而富野的強脾氣犯起來,有時讓製片方與觀眾全都頭疼不已,最典
型的例子是《傳說巨神伊迪安》,這裏可以多說幾句。據說原本該作的構想是“由裝甲車、油罐車和幼稚園校車合體而成的巨大機器人保衛和平”
的王道超級機器人劇情,但富野以“這麼矬的造型沒點重口味誰要看”為由而改成了後來的劇情設定,結果是叫好不叫座,收視率低迷、玩具賣不掉,最後TV版爛
尾。富野對此早就司空見慣了,毫不氣餒,再接再厲,又製作了電影版,打著“劇情是歡樂的,請放心地看吧”的欺騙性廣告,最後又是以富野式“皆殺”,人類乃
至宇宙滅亡收場。但《傳說巨神》刻畫人與人間的隔閡,以及它的全滅與補完結局,深深打動了包括庵野秀明等在內的一小群觀眾,成為了日後EVA的先驅。



1982年,《超時空要塞マクロス》橫空出世,這部未來的超時空系列與MACROSS系列第一作,有多大的影響力就不必贅言了。看著它火爆一年,以及其中
三段變形戰鬥機模型大賣特賣後,SUNRISE終於無法再忍受下去。也恰巧在當年,BANDAI這個玩具、模型公司最大的敵手之一
Takara,正好設計出了一批新玩具,並在次年以推銷這些玩具為目的,有一部與美國合作的動畫風靡全球,那就是《變形金剛》,所以BANDAI也迫切地
有推出新模型的市場需求。兩個要素一合併,向富野提出製作高達續集的要求就箭在弦上了,那時的富野還在執導《聖戰士》中,儘管並不情願,也只有出馬。日後
富野闡述,當時自己已隱約感受到自身的未來將被高達所束縛,果然不出所料,而最後的成品就是《Z高達》。Z高達為什麼可以變形為戰鬥機?現在明白了吧?也
難怪SUNRISE的井上幸一會把本作稱為“高達版變形金剛”。


我們在這裏不談Z高達的劇情,而來看看它的主角。男主角卡繆強大而自負,任性又放肆,脾氣火暴,性格叛逆,日常表現十分囂張。0079的阿姆羅雖然乖戾自
閉,但他有句經典臺詞是“連我爸爸都沒打過我”;而卡繆的表現麼,大家都很熟了,主動惹禍上身就不說了,還敢去甩夏亞的耳光,實在不愧為高達歷代主角中最
扭曲的一位。估計有很多人在看第一遍時,會像我一樣,非常想抽他。然而,卡繆這個人物形象確實塑造成功了。這麼個彆扭的天才形象,卻異常有真實感,或許他
就是富野本人的寫照也說不定。在當年,日本有無數觀眾寫信給SUNRISE,要求讓卡繆下臺,換阿姆羅回來,富野也的確讓阿姆羅複出了,然而卻沒讓他再坐
上高達,成功地把他邊緣化了,依然大力刻畫卡繆,這才有後來的許多經典劇情。今天,當年曾大力批判Z高達的日本觀眾,多數已經認為它是全系列的最佳作品。
再看看近20年後的種命,面對著同樣的問題,採取了完全相反的方法,最後是什麼結果,就讓人不由得稱讚富野的眼光與毅力。



不過,Z高達的最後,卡繆終於被各式各樣的壓力搞垮,他瘋了。這也像一個讖語,影響到日後富野的思路以及高達系列的走向。從某種意義上說,當時觀眾雖然紛
紛對這種結局表示不滿,但還是他們內心的潛意識決定了劇中人物的命運。


Z高達的收視率沒有0079那麼出色,僅有6.4%,然而眾多觀眾都承認這是高達史上的絕對經典,或者可以說,Z高達才是整個高達系列的奠基作。而且模型
賣得很成功,當年鋼普拉的銷量就倍增,周邊書籍也熱銷。熟悉日本機器人動畫的人都知道,Z本來是代表了“最強大”、“最後”之意,富野也真心想把Z高達作
為高達系列的終結。然而很諷刺的是,無論是魔神Z,還是Z高達,抑或是剛推出的機戰Z,從來就沒法是最後一作。市場商業化的潮流總是無情地要求續作,而續
作在前作的光輝照耀下,往往不得不置身於陰影中,再也難以達到前作的高度。高達ZZ就是這樣的典型。


ZZ高達在國內的人氣普遍不振,一般來說,對它的評價大多數都是這個模式:“因為《Z高達》的灰暗色調遭到批評,因此《高達ZZ》竟反其道而行,變成了一
部主體色調明快還帶著搞笑風格的動畫……然後,因為富野一貫在作品裏殺人成癖,到了最後又開始大量死人,把動畫攪得亂七八糟,實在是乏善可陳。”



但其實當時ZZ的收視率並不太糟糕,憑藉著Z的熱潮,依然保持在6.0%。而且本作的人物塑造也有可取之處,在當年的動漫角色人氣評比中,ZZ可是有位女
角名列榜首哦,不是許多人預計的哈曼女王,而是小蘿莉普露。ZZ中最受歡迎的男性角色也不是主角捷度,而是卡繆。


說白了,高達ZZ本來就不是給Z高達的目標人群看的。隨著高達fans在各年齡層的擴展,低年齡層對Z高達有不滿情緒,劇中人物言語晦澀(富野的思想家病
了),故事情節灰暗等等回饋意見紛至遝來,因此在Z還在播映時,SUNRISE就打算製作一部低齡化的高達,要求情節得明快,“孩子也容易明白”。



臨陣受命,富野等人倉促應戰,最初提出的腳本是O高達,男主角叫達羅,有個妹妹法娜,這與ZZ倒是很相似,但且慢,它的主角機看起來很像日後的V高達。而
且在這原案裏,有諸如塞拉•馬斯假扮柯瓦特羅輔佐哈曼的弟弟,米涅芭是夏亞的私生女等等今天看來很腦殘且詭異的情節,在Z結尾失蹤的夏亞也會回來,重新帶
上面具,在奧古和新吉恩之間斡旋。最厲害的是設定了阿姆羅與貝托蒂嘉所生的兒子,還是個NT,還有比NT更加進化的ステロタイプ等等。嘛,這個腳本好壞不
論,反正是沒有獲得通過,最終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至少同等腦殘的ZZ高達。於是夏亞只在ZZ的OP裏才露了回臉,下次再見到他就得等到
0093年了,而這段劇情的缺失,也使得夏亞在CCA中的舉動顯得非常突兀。


ZZ不僅是在腳本構思上反復折騰,在機設上也是趕工出來的。當初預定由永野護來擔綱機設,漫畫迷都知道永野的設計具有很獨特的美感與獨創性,但是,他設計
出的高達造型就違背了傳統高達的基本印象。而且,他設計的合體與變形機構在模型上無法重現!這下BANDAI不幹了,只能換掉永野護,在離正式放映不足三
周的時間裏,SUNRISE緊急決定把ZZ高達的機設交給小林誠,新吉恩機設交給出渕裕,好歹沒有誤事。


Z高達是在1986年2月22日播映結束,而ZZ緊隨其後,在1986年3月1日就首映,兩部作品僅間隔一周,是高達史上空前絕後的紀錄。由於構思與企劃
的時間很短,這註定了ZZ會像上述的情景那樣,出現許多雜亂不周之處。但關於ZZ風格的整體轉變,國內也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觀點,如:“之後的《ZZ高達》
為了吸引年齡較輕的動畫迷而加入了大量笑料,但富野本來就沒有這一方面的天份,硬加入‘兒童向’笑料自然顯得格格不入,最要命的是到了‘ZZ高達’的後半
仍是忍不住加一大堆‘富野風’的橋段,結果是:不但絕不寫實,也沒有超級系的壯大,對於人性探討比起之前的作品更是小兒科,而劇情又亂七八糟,使這套作品
變成四不像。”


說這話的人,應該沒看過富野執導的《戰鬥機甲薩芬格爾》,那是部喜劇感頗強的動畫。富野不是不會搞笑,但相對於幽默感而言,他更注重自己的理念能否表述出
來,即使那會導致劇情的支離破碎與角色語言的生硬晦澀,都無所謂。風格變換這種情形也不是ZZ的首創,在之前的《重戰機》裏,就是從前半部的輕喜劇跳躍性
地變成了後半部的沉重情節。ZZ對人性的探索是在一系列反諷中體現出來的,比如熱血單純的捷度卻比老謀深算的哈曼更加清醒,一語道破了新吉恩的本質,雖然
那語句不像是一個少年能說得出來的。少年的生命力與成長,成年人的妄執與愚蠢,少年少女才代表了新人類,代表了人類未來的希望,這就是ZZ的主題曲“アニ
メじゃない~夢を忘れた古い地球人よ”——“這不是動畫,把夢忘記了的古老地球人啊”的含義,也是ZZ的精華之處。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樣,“別用常識的眼
鏡,來觀察我們的世界”,ZZ的確是反映少年兒童的動畫,但卻是兒童所不能真正理解的,因此它的存在感還是很薄弱。它的歷史意義現在就只剩下一點,意味著
高達的商業化之路還得繼續走下去,日後的高達系列基本上是一年一部新作了。


富野在時隔20年後,重新製作了Z高達的劇場三部曲,對結局進行了重大改動。有人說,這是因為富野最討厭的作品是Z高達,我看未必,他應該更討厭ZZ才
對。富野本來就是違心地製作了Z高達,對ZZ當然更不會抱有什麼好眼色。因此這三部新劇場版,本身雖然還是為了迎合市場,但也是對Z經典性的再確定,可像
現在這樣作出卡繆沒瘋,情侶相擁的新結局,自然再沒有給ZZ裏捷度留任何出場的餘地。果然,在去年的機戰Z中,由於Z新劇場版的參戰,ZZ
一干人物完全被掃地出門了,到底ZZ是否從此得變成黑歷史,還需要拭目以待。


1988年,SUNRISE又讓富野拍攝了劇場版影片《逆襲的夏亞》(簡稱逆夏或CCA),這部劇場版影片當年耗資巨大,是日本第一部在片中使用了CG的
劇場版動畫,主題曲《Beyond
TheTime~メビウスの宇宙を越えて》請來當時如日中天的小室哲哉作曲與編曲,票房收入也很好,收入6億2千萬日元,觀眾人數103萬人。後來的
DVD賣出了30萬份,直至今日,CCA的模型依然是大熱門。在現在許多觀眾的心目中,UC系列實質上隨著阿姆羅與夏亞的雙雙逝去,已經提前宣告結束了。



無論是從故事體系還是市場表現上,沒人能否認逆夏的經典地位,但大家也都承認,逆夏促成了高達迷中矛盾的總爆發,對其結局不滿,認為荒謬不經的觀眾大有人
在。可是,雖然公映的《逆夏》的結尾已經很神棍了,但那還不是富野心目中的《逆夏》,他最初設想的腳本簡直就是《傳說巨神》的再翻版,不過在公司內部就被
否決了。今日我們看逆夏的小說版《貝托蒂嘉的子嗣》,還能見到當年富野設想的影子,但到了劇場版中,貝托蒂嘉被珍取代,而且阿姆羅也沒有孩子,這並非無關
緊要之處,而實質是劇情構思上的大分歧。富野一直期望在動畫中闡述自己的理念,並祈盼用這種理念去影響觀眾。在80年代初,他的確引導了時代潮流,但到
80年代末,觀眾的欣賞口味已經發生變化,富野的故事開始講不下去了。


更重要的是,在ZZ與逆夏播映前後,機器人動畫史上的一場大災難已經到來。1985年後,日本開始進入泡沫經濟時代,在東京房地產價格還在持續飛漲的時
候,機器人動畫行業就已經提前凋零了。此類動畫的始祖——東映公司的傳統超級機器人到1984年的《ビデオ戦士レザリオン》終於結束,此後東映的全部精力
都轉為製作變形金剛去了。新興的PIERROT社在製作完《星銃士》和《忍者戰士飛影》後停止了機器人動畫的製作,備受期待的葦PRO也在
1987年的《マシンロボぶっちぎりバトルハッカーズ》完成後暫時放棄了TV機器人動畫市場,曾經誕生過J9系列等經典作品的國際映畫社倒閉,老資格的東
京MOVIE新社對機器人也一度失去了興趣。這股風潮一樣蔓延到真實系,龍之子在做完《超時空騎團》後,只在1987年做過一部機器人動畫《赤い光弾ジリ
オン》,此後它的注意力轉向了鎧甲系動畫。而在1987年,SUNRISE公司由神田武幸執導的真實系大作《機甲戰記龍騎兵》也慘澹收場,為了吸引觀眾,
在故事後半段引入了超級系動畫的諸多要素,但依然失敗了,沒能像高達與裝甲騎兵那樣開闢出一個新系列。所以《機甲戰記》就成了早期真實系動畫的絕唱。



以上是幾大機器人動畫製作公司的情況,更糟糕的是機器人動畫的贊助商相繼退出市場,曾經是初代高達最大贊助商的クローバー社倒閉,曾經是龍之子超時空系列
最大贊助商的TAKATOKU社倒閉,而作為SUNRISE的真實系機器人系列的重要贊助商TAKARA也在《蒼之流星雷茲納》播出時退出了模型界。從
此,SUNRISE只有與BANDAI開展更緊密的聯繫,直至被收購。在失去了贊助商之後,TV機器人動畫的製作算是全部停擺。自1987
年下半年開始,觀眾要在電視上感受超級機器人的魅力,只能去看東映的特攝戰隊系列,而動畫是全軍覆沒,只能以OVA形式喘氣了。而真實系動畫也將陣地轉移
到OVA上,SUNRISE經過Z、ZZ以及逆夏連續三部大作後,又經歷了《蒼之流星》與《機甲戰記》的失意,已經無力再負擔新的TV作品,只能暫時選擇
製作耗時較短的OVA,而對高達系列的試水作就是《0080:口袋裏的戰爭》。


0080劇情上的經典已不必再提,它還是第一部主角是普通人的高達作品,第一部非富野導演的高達作品,它的成功讓SUNRISE有了繼續把高達OVA化的
勇氣。


與此同時,為了推銷模型,而在模型雜誌上連載的情境模型插圖小說《高達前哨戰》也值得一提,它也是高達系列摒棄NT設定,以及更加寫實與軍事化的前奏。



在《高達0080》獲得廣泛讚譽之後,為了紀念初代高達劇場版推出10周年,SUNRISE又提出了新的企畫。這部新動畫的時間定在《逆襲的夏亞》之後三
十年,為了打造出一個新系列,而提出“回歸初代高達原點”的打算,不僅是由富野本人監督,而且人設和機設也請回了初代高達的安彥良和和大河原邦男。最終成
品就是劇場版《高達F91》,好作為以後TV新系列的前奏。


然而,F91生不逢時。90年代初,日本的泡沫經濟已經終結,社會氣氛低迷。雪上加霜的是,此時的動漫界又因為“宮崎勤事件”的出現,而整體陷入了低潮
期。宮崎勤事件是在1988年至1989年間發生于日本東京都與埼玉縣,有四名4~7歲的女童被宅男宮崎勤誘拐後殺害。這在日本掀起了社會大討論與反思,
也使得OKATU成為人人避之不及的稱呼,整個動漫市場一片蕭條,一直要等到1995年EVA的出現才能夠復蘇。此時還在堅持製作機器人動畫的也就只剩下
SUNRISE一家了,只有它還在以每年一部少年向的勇者系列,勉力維持著TV市場。大環境如此,富野等人縱有一身本事,也無法扭轉乾坤。


因此,《F91》本身並不算失敗,但由於續作胎死腹中,所以很快被人遺忘了。原先構思中的有關宇宙巴比倫戰爭的長篇TV動畫,就與F91
結尾字幕的那句“This is only
thebeginning”一起化作了泡影,成了正史中被遺忘的角落。但對真心喜愛西布克和賽茜莉的朋友來說,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否則以當時富野的狀
態與情緒,在續作故事的結尾,這一對有情人還能否活下去,絕對是個大問題。


那個時代的特點是TV動畫衰頹,只有OVA動畫還能發展。在F91失敗的同年,另一部以UC為主題的OVA作品卻橫空出世,這就是
《0083STARDUSTMEMORY》。它的大獲成功,意味著UC高達fans中“軍武派”的正式誕生,他們與富野派的鬥爭一直持續至今。只是由於
0083中途更換的導演今西是極右翼分子,他在作品裏塞進的私貨,那種對軍國主義的美化與宣揚是必須加以批判的內容。富野對侵略戰爭的厭惡,以及對吉恩代
表的納粹主義的批判態度是從來沒有動搖的,但0083卻為吉恩招魂,還塑造了卡多這個滿腦子封建愚忠思想的“英雄”形象。這個翻案風一開,隨即就弄出了個
理論:“戰爭沒有正義與善惡之分,當權者等於陰謀者,交戰雙方的政府都是惡人”。這不是富野的本意,卻迎合了新一代日本人的心理自慰需求,因此到現在依然
在繼續流毒。這也意味著高達系列已經開始逐步脫離了富野構思的框架。


此時的富野心氣低沉,但還是接到了製作新的高達TV動畫的任務,這就是V高達。當時,BANDAI已經預定收購SUNRISE,因此
SUNRISE便計畫製作一部成功的高達動畫,好提高自己的身價。而你們在片中看到的車輪戰艦與MS,那也是受到了BANDAI賣玩具的壓力而推出的。這
些都是富野所不能容忍但又必須去實行的。


製片方的要求是“回歸機器人動畫原點,製作一部令人開心的動畫”。不過,從富野的一貫表現來看,他要是能遵循這要求,那簡直就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果然不
出所料,富野脾氣一犯,拿出來的又是一部與原定宗旨大相徑庭的作品。


日本泡沫經濟的破滅,對動漫的影響是實實在在的,製片方再也不能一擲千金了。以V高達為例,它的畫質,比起《逆襲的夏亞》與F91這樣的電影版固然不如,
即使與7年前的Z與ZZ相比,也沒有什麼進步。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身處逆境時,觀眾並不喜歡過於沉重的主題,他們需要勵志的幻想和輕鬆的娛樂,來安慰自
己,所以1993年的動畫中最著名的是《灌籃高手》、《GS美神》與《無責任艦長》,但富野根本不管這一套,還是固執地講述自己的理念。



因而在劇情上,富野也依然玩弄那套老把戲,依然以明朗活潑的少年主人公開場,然而與ZZ不同,V從早期起就帶上沉重的色彩,到後期更附加上宗教與種族主義
等等晦澀的內容,再次把原定的目標人群——小學生給嚇跑了,而高年齡層的觀眾也不是都能接受。


雖然我第一次也沒能堅持看完,但V高達並不是許多人認為的爛作,這是一部優點與缺點同樣突出的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人物性格的極端化,故事情節的表像化。
戰爭、死亡、友情、背叛、愛情、畸戀、後宮、英雄、熱血、消沉、陰謀、大義……作為觀眾,無論你想看什麼要素,這部作品裏都有,然而把它們統統雜揉在一
起,再加以富野式的語言與邏輯,就很讓人無語了。


富野面對上層以及觀眾壓力而一貫積攢的不滿情緒,終於在V高達裏來了個總爆發。V高達是“黑富野”的集大成之作,他殺劇中角色的速度之快,數量之多,手法
之殘忍,能夠說是創下歷史記錄。像早期修羅隊那些美女駕駛員一集死一個,已經算很好了,到後期是一集死數個,最後三集甚至被Fans稱為“富野月亮連續殺
人事件(富野是光頭)”。至於瘋女人卡迪珍娜的種種舉動,基本上是超出我的理解邏輯了,有人敢說自己真的明白富野塑造她到底是想表達什麼嗎?也許富野就是
出於一種報復的心理,才把V高達做成這樣,企圖把觀眾嚇退算了?富野對V高達甚至咬牙切齒恨到了這種地步,在幾年後V高達的DVD-
BOX裏的首印小冊子上,他還加了個標題“別買這些DVD,因為你不該看!”


當然,主角伍索•艾賓(ウッソ•エヴィン)是這悲慘景象當中少有的一個異類,一抹亮色。10米高度摔不爛,刀插不死,地球上誕生的
NT,13歲的高達史上最年輕機師,日本觀眾贈送的“年上killer”的稱號……看本片時不要對這些地方有任何驚訝,富野已經不是單純地在塑造人物,而
只是想表達他的一種理念,或者傾泄一種情緒而已,人家已經明明白白的把這點告訴你了,主角的名字其實不就叫“胡說”麼?(ウッソ是‘噓(ウソ)’
的諧音)。


V高達不能當作高達去看,如果把它當成一部單純的機器人動畫的話,還是很有意思的,可它從頭到尾都是對傳統高達觀眾的無情打擊,這次富野真正做到了不妥
協、不退讓,不因觀眾的呼聲而改變看法。

V高達的主題曲名稱也意味深長,ED1名為《WINNERS
FOREVER》,OP2則名為《DON'T STOP! CARRY
ON!》,這何嘗不能看作是整個SUNRISE公司在給自己打氣的象徵呢?不過,富野顯然已經不想再把高達做下去了。據傳,原本按照他的設想,V高達的最
終話裏,V2應該在發動光之翼後暴走,消滅地球上的一切生物的……又是一個《傳說巨神》的高達版。很自然的,SUNRISE絕對不會容忍這種設想變成現
實。


但是,SUNRISE的這種決心終究沒有變成市場回報,V高達的收視率創下了歷史新低,僅有3.9%,而模型的銷量也不如人意。很諷刺的是,庵野秀明卻依
然是很喜歡V高達的那一小群觀眾之一……


V高達作為目前為止最後一部UC背景的TV動畫,它的失敗意味著UC系列終於走到了歷史的盡頭,此後雖然還有08MS小隊和IGLOO的發佈,但都是
OVA,也都是系列外傳性質,還依附於0079這棵大樹的陰影下。時至今日,UC系列的周邊還依然主要集中於0079、Z與逆夏,富野在90
年代初意圖開創新潮流而耗費的那些心血,算是白折騰了。


製作完V高達後,富野大病一場,病情十分沉重,持續了數年之久,他時常眩暈過去,連家門也不敢出去,在病情稍微好轉後也只敢走在泥土地上。而在這種時
候,SUNRISE還要上門來找他製作新的高達。富野此時已經完全力不從心,以至於起了自暴自棄的念頭。這次,他是真下決心要把自己親身打造的這個品牌系
列置之死地。高達系列在走過了14個年頭後,最危急的時刻終於來臨了。


不管V高達的藝術性究竟如何,從市場而言,它是徹底失敗了。但SUNRISE還是不願意放棄高達這個金字招牌,同樣也不想損傷了富野這位老導演的面子,所
以在V高達播映結束後,還是計畫找富野來製作一部新的高達動畫,作為高達15周年的紀念作。由於遭受了F91與V的雙重打擊,所以再以 UC
為背景製作動畫變得不合時宜了,UC原案在討論過一陣後就被放棄。當時由於街霸2等格鬥遊戲流行,還有《七龍珠》這類的動畫興盛,所以最後的討論結果是,
乾脆做一部類似風格的武鬥派高達作品出來,當然,還是要考慮到賣模型與玩具的市場需要,由於當時SD高達模型比較熱銷,也希望新作能夠更卡通化,能適應小
學生的口味。富野一聽這個建議,表示那正好,乾脆把所有出場機體都搞成高達,再讓高達自由摔跤算了。而且,沒人比今川泰宏更合適執導這部作品。他全力推薦
今川,自己在家休息養病就行了。


今川泰宏何許人也?這位原先是做動畫師出身,後來發現自己沒這個天賦,中途轉入動畫監督行業。他初露頭角,就是參與了1983年富野執導的名作《聖戰士登
拜因》,不但擔任分鏡一職,而且還提出了奧拉力暴走、聖戰士巨大化的劇情構想,被富野採用。以後又參與了高達Z與ZZ的製作,因此,說他是富野的弟子也不
為過。當然,他自己的成名作,是在1987年導演了《夥頭智多星》(『ミスター味っ子』),這部作品誇張搞笑的風格很受好評,開了後來 “料理對決”
的先河,“像在月黑風高的晚上,兩位廚師一個背著鍋一個拿著鏟,然後很酷很傻的說‘我們用料理來決勝負吧,今天的主題是XXX’,或者是在吃了某樣極為好
吃的東西後可以在背景裏顯示出來火山噴發、波濤洶湧、上天入地這種誇張的場面就是今川泰宏首創的。”因此周星馳的《食神》以及這幾年在國內反復播放的《中
華一番》,都能算是向今川致敬。而到了1992年,他開始導演OVA《Giant Robo
地球靜止之日》,在劇中對橫山光輝的諸多漫畫經典原作來了個天翻地覆的大改動,梁山英雄變成現代特工,傳統主角化身反面人物,充分體現了今川“原作粉碎
機”的顛覆與惡搞精神。諸位機器人動畫迷如果沒看過這部片的話,我還真推薦您找來看看。當然,如果您是像我一樣的機戰迷,一定對Alpha裏的戴宗、鐵
牛、諸葛亮孔明、混世魔王樊瑞、衝擊之阿爾貝魯特等人物抱有深刻印象的,這裏無需再多說什麼了。


富野在自己的弟子中推薦這麼一號人物來做高達,從好處想,可以說他眼光獨到,知人善用;但從壞處想,富野也未必就沒有借今川之手砸掉高達這塊招牌的意圖,
反正當時他對BANDAI收購SUNRISE是非常不滿,而對高達系列是基本絕望了。


果然,今川這樣個人風格極其強烈的導演,的確是給出了個絕對異樣的結果,《機動武鬥傳G高達》說是對以往高達世界觀、機設、人設、劇情等等諸要素的徹底顛
覆都不為過。但是,它卻並未如同富野設想的那樣成為毀掉了整個高達系列的作品。對G高達的評論是極度兩極化的,許多正統高達迷不見得喜歡它,但有許多新動
畫迷卻很欣賞它,兩者相互抵消,最後的平均收視率為4.1%。在商業上,它還是促進了高達模型在低年齡層的銷量,可它並不是如完顏陳和尚大哥說的那樣,
“是給幼稚園小朋友看的”,許多成年動漫迷一樣很喜歡這部作品,他們追求的就是其中的熱血、鬥志與理想情操,在身處逆境時,這是一服強心劑。至於傳統高達
迷所質疑的合理性,和今川談這個話題根本就沒有意義。其實,日本人迷戀的人型機器人用於戰爭這一主題,難道有什麼現實與合理性可言麼?G
高達卻恰恰是全系列中,唯一能比較合理地解釋為什麼高達要做成年人型的作品。


今川是第一個接手富野留下的重擔的高達TV動畫導演,他深刻地理解了富野的苦衷。因此,G高達的劇情中,最閃光的一部分,就是多蒙與東方不敗的師徒之情。
師傅一直都深愛著大自然,但目睹人類對自然的破壞,最終決定自己走上毀滅人類之路,卻被親手教出的徒弟阻止,在將對未來的希望寄託給徒弟後,安然辭世。如
果我們把這段劇情簡介中的“自然”換成整個高達系列,就會發現,多蒙與東方其實就是今川與富野的漫畫式寫照。正如多蒙永遠保持著對東方的崇敬之心一樣,今
川也一直把富野作為自己的導師,他是真正瞭解富野想做什麼,做了什麼與為什麼的人。


從這個意義上說,G高達一點都不幼稚,絕不是一個“高達聖鬥士”的戲謔稱呼能概括的。富野的確教出了一個好徒弟,他將高達系列從瀕於滅亡的境地拉了回來,
又開創了新的市場與目標人群,保住了師傅的招牌與名聲。因此,富野在後來對今川也是贊許的,這對他來說可實在是不容易。如果沒有G高達的成功,也許富野就
再不會製作TA高達與Z的新劇場版了。能深刻領悟前輩的悲傷與無奈,並能超越那份感情,而讓自己昇華,這就是G高達的非凡之處,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多蒙與東
方不敗高呼吧:“流派!東方不敗は 王者の風よ全新!系裂!天破俠亂!見よ!東方は赤い燃えている!”


G高達作為“平成三部曲”的第一部,已經開了個好頭,而且它在高達系列中首度引進了戰隊模式,可以算是日後W與OO的先祖。



由於G在低年齡層的成功,SUNRISE又重新燃起了製作新一代高達的熱情,當然,他們也看見了傳統觀眾對G的不滿,所以這一次他們的變革幅度小了一些,
本作的シリーズ構成——即在腳本中主要把握作品整體節奏和方向的職務——隅沢克之又提出了要再現初代到V高達的經典風格這一設想。然而,94年後的日本動
漫市場雖然開始逐漸復蘇,卻彌漫著一股美型風的熱潮,《不可思議遊戲》、《天是紅河岸》這類少女向動畫紛紛登場不說,連當年的機器人動畫都不能免俗,出現
了《魔法騎士レイアース》這樣的作品。為了適應這種潮流,出於開發新市場的考慮,W高達最後設定了五位美型少年,且雖然沿襲G的戰隊模式,但不再是僅僅描
述一位主角,而是將五少年全部當作主角來描繪。本片的監督交給池田成,在人設上,專門請來了村瀨修功。這兩位是做什麼的?當年
SUNRISE製作的,被引進國內公映的那一部《魔神壇鬥士》(日文原名:鎧伝サムライトルーパー),大家還有印象麼?他們兩個就是這《鎧傳》的監督與作
畫監督,而《鎧傳》也是一部以五個少年作主角,博得女性好感的大人氣動畫……大河原邦男在機設上竭盡華麗之能事,五架各有特色且帥氣的高達也的確吸引了許
多人的眼球。


然而,觀眾們對W高達的劇本卻議論紛紛,故事中數方勢力彼此間糾纏不清,相互混戰,其中劇情與邏輯的混亂程度令人相當無語。原因是這樣的:本作雖然原來是
由池田成監督,但從第10集開始,池田已經不再按照原來的構思開展劇情,而到了製作半年之後,池田被換下,讓勇者系列的監督高松信司來監督,直到作品完
結,而隅沢克之也趕緊再把故事撥回到原來的軌道,最後的收場又比較像傳統高達了。


儘管收視率比起G高達來只是略有上升,達到4.3%,而且對劇中的主角光環與不該管的和管不了的理念還有許多負面評價,但本片依然成功開闢了女性市場,開
了往後GUNDAM系列大量美少男、美少女為主的先河,對SEED系列有極大的影響。因為W的市場成功,所以在次年又推出了OVA—— Endless
Waltz,這部作品的劇情得到的好評比本傳要高不少,而經過修正的機設更加絢爛,算是為W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W高達是平成高達三部曲中人氣最高的一部,也是在海外國家放映最多的一部。本作是在美國首映的第一部高達作品,在北美取得了相當的好評,在法國和義大利的
受歡迎程度遠遠超過了歷代任何一部高達,在中國也是在90年代中期最先火起來的高達作品,看來各地的女性思維方式還是有相同之處的。再插一句,W與其
OVA在全世界的人氣度是真不錯,這也是為數不多的能用阿拉伯文搜到其簡介的高達系列作品。


但本人卻以為,W高達開了一個很糟糕的先例,那就是使得高達系列首次在缺乏故事性與內在邏輯的情況下,還能獲得較好的市場回報,這算是新世紀的那幾部偶像
劇高達東施效顰的直接導火索。


比W高達播映稍晚些時候,EVA的誕生,還有它那爆炸性的影響,給日本動漫注入了全新的氣息,使得動漫文化迎來了新的一次高潮,也深刻影響了當時動漫迷們
的欣賞口味與審美觀。如果說傳說巨神是富野扭曲心理的集合體的話,那EVA就是庵野秀明扭曲心理的集合體,庵野不愧是深受富野影響的後輩導演,他表現的思
想雖不見得比富野深刻,但用的手法卻比富野更加極端。從EVA成功以後,抄襲或模仿EVA的作品為數眾多,它們雖然未必具有富野與庵野似的內涵,但卻可以
抄那些表面化的要素,比如EVA的宗教神秘主義背景設定,比如意識流的手法,比如令人費解的對白,比如三無少女等等。而日本動漫迷的鑒賞力也就這樣被一併
歪曲了。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誕生的高達X是一部悲慘的作品,它播放的時間太過於不巧,前有EVA,後有機動戰艦,這兩部可是直至98年都把持著角色人氣度前三位的
神作,在95年至96年的這兩大絕世高手夾擊之下,還沒有哪部動畫能有勝利的希望。然而,其他動畫即使不能勝過這兩部作品的市場表現,但還是可以像《魔劍
美神》那樣有自己立足的餘地。


可惜,X的市場表現非但不算成功,甚至連立足都做不到,前半期收視率還有3.5%,而後半部收視率僅有1.2%,全劇總計平均收視率為
2.8%,創下全高達系列至今最差紀錄。因此X還附帶有兩個不光彩的紀錄,即初代高達以來集數最短的作品,僅拍了39話就告完結;它也是所有高達系列動畫
中唯一一部沒有出小說的作品。


出現這樣的場面,監督高松信司難辭其咎。這位元一貫監督勇者系列的導演,以其自身對高達系列的理解與喜好,從“荒野中佇立的一架高達”而獲得靈感,也按照
他本人的敍事方法開展情節。本作中有多處對傳統高達與富野致敬的設定,如“機動新世紀”,暗指富野的“動畫新時代宣言”,故事發生的時代
A.W15年也是紀念“動漫新時代宣言”15周年,而第7次宇宙戰爭指代此前的7部高達作品等等,為了吸引舊觀眾,而重新啟用了NT這樣的概念,當然,為
了討好新觀眾,女主角蒂法也設定成了三無少女。可是,高松敍述故事的節奏確實有問題,導致前期劇情推進太慢,重點不突出,因此被人詬病,收視率大跌,乃至
播映時間被移到早上,這樣雪上加霜,最後只好腰斬了事。


擔當本作シリーズ構成的川崎ヒロユキ,在他作腳本的《機動戰艦》第17集中,設計了一位可笑且可悲的長官形象,他一意孤行,為了挽回自己的名譽,而強行試
駕有缺陷的新型機,最後爆炸身亡。這就是在影射高松信司以及他監督的高達X,也算是對高達X的一個辛辣諷刺。


但是,節奏的失敗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川崎ヒロユキ的那個比喻,用在後來的SEED DESTINY上絕對更加貼切,可SEED
DESTINY的收視率與市場表現卻要好於X。這反映的重要現象是,高達X是一部傳統意義的動畫,不能滿足當時被EVA弄暈了的動漫迷的口味。在那樣一個
以神棍劇情與裝深沉盛行的背景下,X高達吸引不了新觀眾,又沒有極其美型的人設,不能當偶像劇推銷,而其復古的那一面又不夠深刻,既缺乏富野流的深度,又
沒有0083的軍武風,在劇中對NT作出自己的闡釋,引起了傳統高達迷的不滿,就連其機設都被富野批評。像這樣各方都不討好,怎會不失敗?



事實上,X的劇情本身並不是特別糟糕,那種少年在戰後的荒涼世界四處遊蕩,不斷成長的情節,也未嘗不是一種獨到的風格。高達X實際上滿足了此前
SUNRISE一直對高達系列提出的要求,那就是返回原點與適應低年齡層的口味。最終的成品也的確得其所哉,高達X一切都中規中矩,追求復古,然而其結果
是殘酷的,拍出來的作品確實沒有多少人要看,這個打擊之沉重,使幾年內高達都沒有再出TV新作。


不過高達系列還是沒有斷檔,因為SUNRISE從95年開始就在製作OVA《08MS小隊》。本作品原始預定為12話完結,但由於監督神田武幸的健康狀況
出現問題,從第7話開始由飯田馬之介接手。故事仍然延續神田所制定的大綱。而在1996年7月27日神田監督病逝之後,飯田與其餘工作人員借由神田所遺留
的手記完成至第11話,到那裏對結局是悲劇還是喜劇依然模糊處理。而最終回不稱為第12話,而製作為特別篇“ラストリゾート”(最後的樂園),既說明了故
事的結局,也是為了紀念並區分神田監督的原始構想跟後續工作的差別。


神田武幸是老一輩導演,在機器人動畫製作方面經驗豐富,除了上文說到的《銀河漂流》與《機甲戰記》外,還與高橋良輔在《太陽之牙》裏合作過。而飯田其實也
是不錯的導演,以前參與過《天空之城》、《風之穀》、《魯邦三世》等經典的製作,但執導高達系列還是頭一回。因此08MS的後半部分便出現了許多與一年戰
爭背景設定不符的內容,故而他被部分fans謔稱為“飯桶馬之介”。但其實整個08MS的機設在軍武派與考據黨的質疑下都破綻百出,SUNRISE
這些年來一直在擦屁股,絞盡腦汁地給說法,最通行的解釋是這是“劇中劇”,似乎還能自圓其說。但作為一部想比較真實地反映戰爭中普通士兵生活和情感的動
畫,《08MS小隊》確實非常成功。相信有不少朋友和我一樣,高達啟蒙作就是這部高達版《兄弟連》與《羅密歐與茱麗葉》,也就不再多作評價了。



平成三部曲既有喧囂,也有失意,不過它們的確開拓出了新的道路,也算是讓更多的觀眾對高達系列有了全新的認識。而“高達之父”富野此時雖然長期在養病,但
他沒有終止自己的藝術追求,在經歷了數年的沉寂與反思後重出江湖。1998年,他執導了複出後的第一部機器人動畫Brain
Powerd,觀眾們驚奇地發現,原來那個滿腹憤懣、思想偏激的黑富野不見了,殘酷的戰爭場景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雖然依舊撲朔迷離、富有內涵,但卻溫馨
感人的故事情節,劇中的主要角色也沒有死亡的,一改富野過去殺人王的傳統印象。從此時開始,富野的稱號變成了“白富野”。


Brain
Powerd在當年的動畫人氣度還是相當不錯的,富野也發掘了樸璐美、村田秋乃、青羽剛等諸位聲優,還與菅野洋子首度合作,這些人物都在富野的下一部大
作,即高達20周年的紀念作TA高達中擔當了主力。

上述圖片開頭的那個符號讀作Turn A
Gundam,在數學裏是For
All,即全部之意。這是高達系列的集大成之作,富野多年的思索與動畫經驗積累,全部在這部作品中傾泄出來。正如富野一貫的性格,它依然是一部不媚俗的動
畫。富野特地請來美國著名美國科幻設定大師席德•米德來作機設,傳說席德•米德在接手高達的設計前,曾經花了三天時間,把到那時為止的高達系列全動畫一集
不拉地看了一遍。最後他確定的造型一反日式科幻的美形風,充滿了美式機器人的簡潔凝練。這麼做引起了極大的非議,TA最被傳統高達觀眾詬病的就是其機設,
鬍子高達、野豬高達等綽號不絕於耳,儘管在放映前日本觀眾對此議論紛紛,乃至有“(那個鬍子)是不是要當迴旋鏢來扔”之類的議論,甚至被某些激進的日本觀
眾稱為“國恥”,但富野很欣賞席德•米德的機設,大河原邦男也將TA稱為高達中最優秀的設計。而SUNRISE最終也還是將具有紀念意義的第100號MG
模型給了TA。


TA也是最後一部使用賽璐珞作畫的高達作品,其畫風被人戲稱為“世界名作劇場”。全劇充滿了浪漫主義田園詩風格。劇中描寫的地球居民與月族間的衝突與戰
爭,那活生生就是巴以爭端的藝術化再現。原先是同一個祖先的人們分成兩個民族,一個逃到遠方,躲過了大災難,擁有高科技與先進武器,另一個則在祖輩的土地
上世代耕耘,科技落後,而現在,月族發起了返鄉運動,他們佔領了地球居民的土地,拉起鐵絲網,建立隔離區,而地球人只能使用一戰水準的武器對機動戰士進行
反抗。究竟誰是誰非,富野不作臉譜化的處理,對種族歧視等醜惡現象雖然加以刻畫,但並不像0079與Z那樣通過丟殖民地、灌毒氣等劇情濃墨重彩地強調雙方
的衝突與矛盾,而是選擇了數個極其藝術的角度,以類似童話般的情節,讓觀眾在感受到每個角色可愛之處的同時,也理解到偏見與對抗的不合理,交流與理解的重
要性,還有奮鬥與和平的可貴。劇中男主角羅蘭•賽亞克的那句宣言:“我是月之民,但我愛著地球,我會和一切不重視生命的人戰鬥”,真正道出了本片的意境。



羅蘭是歷代高達主角中性格最正常的男主角,其他男主角或多或少都有點性格問題,別說阿姆羅、卡繆、希羅這種明顯有毛病的,就算陽光少年卡洛德,也曾有過倔
強叛逆與迷惘痛苦的時候,而羅蘭卻是一直乖巧可愛,但關鍵時又非常有見地與行動力的形象。刻畫出這樣好孩子型的主角,對富野來說,真的是很少見,也體現出
這位老人思路的轉變。但是,羅蘭面對戰爭時的是非觀很分明。雖然鬥爭的兩個民族整體上難以區分是非,可具體到個人乃至組織的行為,是有對錯善惡的。羅蘭一
直在與欺壓弱者的人戰鬥,而不管對方是月之民還是地球人,這並不是W那樣腦殘的絕對和平主義,更不是日後種與種命中粉紅神教的那種削人棍式偽善戰爭觀。從
這點來看,富野堅持的根本理念還是沒有變,不過他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只強調戰爭的殘酷性,相反卻以許多情節描繪出了一個參與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救人的主角形
象。TA高達是曾經毀滅過地球文明的終極武器,但到了羅蘭手裏,卻可以當運輸車和洗衣機,而核彈這樣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則被羅蘭用來炸毀墜落向月面都市
的小行星碎片,故事最後的月光蝶將TA與TX兩部機體完全封印成繭,與黑富野時代那個光之翼毀滅地球生物的構想形成了多大的反差?



不錯,有些人不喜歡TV版的TA,是因為覺得它太藝術,也太富於童話色彩了。諸如現實的巴以衝突中,沒有羅蘭這樣能親身感受兩個民族苦難的孩子,沒有迪安
娜女王這樣能夠理解兩個民族境遇的領袖,也沒有Turn A
Gundam這種弱者能藉以制約強者的終極武器。他們更喜歡的是由富野之外的作者創作的TA小說版,在那裏,月之民與地球人的戰爭以彼此種族滅絕而告終。
他們以為這樣就足夠深沉了,但是我要問,童話有什麼不好?正如古龍所質問的:“人性並不僅是憤怒、仇恨、悲哀、恐懼,其中包括了愛與友情,慷慨和俠義,幽
默與同情的。我們為什麼要特別注重其中醜惡的一面?”


TA的音樂特別值得一表。片頭曲請來“新禦三家”之一的西城秀樹演唱,已經是高達史上首創,而劇中的作曲更加經典,菅野洋子在Brain
Powerd之後,再度接受富野的委託,給我們帶來了一系列優美與雄渾、傳統與現代並存的曲目。尤其是MOON,這首天籟似的曲子與最後一集的“黃金之
秋”堪稱珠聯璧合,共同成就了整個高達史上最優秀的場景之一。


TA是白富野三部曲中的精華,也是90年代以來高達動畫的最高傑作。富野借由這部作品,也終於完成了對自己的超越。無論劇情、人物、畫面還是音樂,TA都
猶如醇酒,經得起慢慢品味,只要靜下心來去看這部動畫,會發現網上許多對它的指責根本是很無謂的。所以在這幾年,當喧囂已經遠去,浮躁已經消弭時,動漫迷
們對TA的評價便越來越高,這算是一個可喜的現象。當然,也可能是他們已經被種與種命這兩部商業化大餐給徹底噁心到了。


關於SEED與SEED
DESTINY,這新世紀的第一個系列高達動畫,第一套使用電腦作畫的高達動畫,第一套因為網路狂潮而在國內普遍傳播的高達動畫,看過的人那麼多,隨便在
某個動漫論壇上發個有關的帖子,都能引一群人吵上20頁,我還有詳細說的必要麼?這兩部作品是商業炒作的典範,是赤裸裸地把討好觀眾寫在臉上的作品,在這
兩部作品裏,我們看不見編導的思想,接觸不到角色的靈魂,雖然SEED在商業上收復了失地,但依然不能掩蓋它們的糟糕。SEED的前半部分還算可以,但那
是因為在劇情上完全明目張膽地抄襲0079,而它又不願意只做個舊日經典的重製版,所以到了後半部分,劇情便開始暴走失控。至於SEED
DESTINY,那是批判聲不絕,千人踩萬人罵的典型爛作,大家公認它刷新了高達作品的下限,也不差我這一腳,就不必再說啥了。關於劇中是怎樣花掉那麼多
預算卻有如此多的破綻,還有導演福田己津央與腳本兩澤千晶這一對夫婦的那點破事,如在利用了他人後再一腳踢開,拼命黑主角飛鳥真的內幕,因為與聲優的矛盾
而干涉劇情等等,那簡直都是動漫迷們心知肚明,老生常談,了無新意的東西。


總之,在商業上,SEED系列其實是打了個很槽糕的敗仗。雖然而它利用那女性向的人設和平民化的機設聚集了眾多的“人氣”,也把收視率給拉了上
來,SEED平均收視率為6.1%(最高8.0%,最低4.6%),而SEED
DESTINY則為6.0%,可其盈利收益卻和那“人氣”成了反比。BANDAI的SEED模型的銷量不如人意,以至大量堆積賤賣。DVD雖然賣得不少,
但卻是以低價賣出去的。而且SEED在海外市場的播放也遭受白眼,毀掉了W辛苦經營出的招牌。以美國為例,SEED的TV版先遭到了大量剪輯,後被安排到
了深夜檔播出。而SEED DESTINY更是被媒體評論為畫蛇添足,不能自圓其說的失敗作。SUNRISE的北美分社破產倒閉,萬代視像(Bandai
Visual)公司雖然聲稱其已取得SEED
DESTINY在美國市場的播映權,但目前仍無播映計畫。而被炒了魷魚的福田在作訪談時也不得不將主要責任這個皮球一腳踢到了他老婆兩澤身上,而此後兩澤
則將此歸功於那些“熱愛SEED的FANS的熱心建議”,這對夫婦人品之差,由此可見一斑。


從某種意義上說,SEED系列本來按照其設定與資金投入,是可以擁有與UC並駕齊驅的潛質,但這一切都被福田與兩澤這一對夫婦給毀掉了。事實上,看漫畫版
的SEED ASTRAY以及網路劇《高達SEED C.E.73
觀星者》,都是SEED這個大體系下的外傳,為什麼沒那麼招人恨?無非是福田與兩澤沒法插手而已。


富野對SEED系列從來沒有好臉色,比較委婉的批評是這樣:“基於我的立場無法做太多評價,而且大家知道SEED創作者的年齡,和現在的形勢,一個六十多
歲的老人實在也沒什麼好說的了。年紀大了,已經不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也不能再給年輕人那樣深遠的影響,這個世界是不能靠老年人的。”



厲害點的像這樣:“製作者不去考慮觀眾需要什麼,而是依靠自己的惡趣味去製作,有人認為有三千人去看他的作品就很多了,純粹為了迎合少數人的趣味,有三分
之二的動畫作品是出於製作者的個人趣味——這些人,作為發表者是很墮落的,因為作品是面向大眾的,在發表的瞬間,發表者就要對這些作品負起責了。就我個人
而言,大家能喜歡GUNDAM,我很高興。我也希望大家能記住我二十年前的作品。但是經營者呢?他們有去等待二十年的勇氣麼?這個年代有些東西被污染了,
如IT產業短時間內爆富,然後衰落,這種情況大家都很熟悉,對於大家的影響應該也很大。”


最直接的表白則是這樣——“又不是我的作品,我為什麼要去看?”


為什麼種系列還能受到一部分宅們的追捧?那是個能以長篇大論分析的問題。但是,高達系列作為日本的國民動畫,它的墮落,意味著其受眾整體藝術鑒賞力的下
降,卻是能確信無疑的。這個時代的許多日本青少年已經連奮鬥的勇氣都沒有了,只剩下對天賦、運氣與名望的幻想,所以他們在SEED的主角
——在基因裏就註定的最強調整人身上找到了認同感,這真是時代的悲哀。


至於這幾年的IGLOO與高達OO嘛,前者是今西這個右翼分子繼續流毒的舞臺,全劇赤裸裸地為軍國主義招魂,片中一個個角色看起來都是長了西方人面孔的日本鬼子,
(personally I don't agree with his comment on 00, to me 00 definitely is the top 3 TV sereis, I especially the intrepretation on "Newtype ability"- the ability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XXXX
而後者雖然請來黑田洋介當導演,但到目前為止,我還沒在這片中看出多少閃光點,不但劇情缺乏吸引力,尤其是劇中各角色,一個個臉譜化到了極致,形
象單薄的要死,全都像念著臺詞的演員,而不是活生生的人。由於OO還沒有播完,所以就暫時不作更深刻的評論,畢竟人家能否被接受,不是完全看觀眾的意見,
還得由時間與市場表現來決定的。
XXXX


照我說,整個高達系列現在已經重新進入了危險期,而且可能比上世紀90年代初更加危險,因為新世紀的三部電視系列高達動畫,全部都是失掉了主心骨的空洞偶
像劇,軟綿綿地經不起任何咀嚼,更沒有回味的餘地。當年的黑富野再發瘋,人家依然是兼具深刻思想與嫺熟技巧的大師,拍出的高達儘管毀譽參半,但沒人能否認
它們的內涵;而現在的高達系列,不但缺乏思想性與藝術性,幾乎已經到了連敍述完整的故事都很困難的境地。同樣是在SEED
DESTINY播出的2005年,機器人動畫的冠軍應該是《交響詩篇》,無論是思想性、藝術性還是趣味性,都完勝SEED系列,並且連獲數項大獎,在它的
逼人光彩下,SEED DESTINY根本自慚形穢。SEED DESTINY的名聲已經臭到了這種地步,乃至比它稍晚些的動畫《Gun X
Sword》裏直接拿SEED DESTINY中的理念、人設與聲優來尋開心,而且還讓人覺得大快人心。高達動畫竟墮落到這個地步,實在是可悲可歎。



在富野時代,是‘因為是高達所以好看’,到了後來,變成了‘因為它好看,所以叫高達’,而現在的高達系列還真的能繼續吸引人們的眼球麼?觀眾可以容忍一次
兩次,但決不會長久地被愚弄。高達系列已經走過了30年,而未來的方向在哪里?是實驗了各種2D與3D的動畫技術與表現技法的 Gundam
EVOLVE,還是傳說中重回UC體系的獨角獸高達動畫化?今年正好是高達系列30周年,目前的OO第二部可沒法承擔其紀念這一時刻的使命啊。



富野在製作完TA以後,又接連製作了《Overman》、《Rean之翼》、劇場版z高達等作品,這位元老人還是堅持著自己的理念,還是有著語出驚人,絲
毫不留情面的性格。他在2005年訪問中國大陸時,曾經說過“很不能理解,Gundam並沒有在中國正式發行過,所以我不承認中國有 Gundam
Fans”,“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日本人,所以離開那裏是很難的。但如果要改變內部的情況,就需要樹立敵人——所以我希望大家努力,十年以後,你們將成為
日本動漫界很好的敵人。”那時,他已經表示“對於GUNDAM,我已經失去興趣了。另一方面,我所監督的Z敢達(劇場版),已經是集大成之作了。所以更希
望準備些新的東西”。但到了去年,他又在接受訪談時重新表態:現在的高達系列實在讓他難受,到了高達35周年的時候,他可能會出山再製作一部新的紀念作,
當然,一定會選擇好的劇本。


富野那敏銳的觀察力早已經看到了這個系列的危機,“我沒有控制權,只能眼看著GUNDAM系列瓦解。也許你會覺得這個說法很誇張,但現實如此。前蘇聯那樣
龐大的一個國家,在瞬間就瓦解了,GUNDAM作為一個虛擬世界的產物,則更加脆弱,稍微的不注意就會造成它的瓦解,而我只能眼睜睜看著。”但是不是他心
中還是不願意看到他親手締造的國民品牌因過度商業化而消亡?然而,今年已經68歲的富野還能夠等到高達系列35周年的那一天嗎?他現在還能以自己的力量創
造出高達系列的新輝煌嗎?恐怕那只是個美麗的夢想,連富野本人都不會相信吧。看看他的原話吧:
“十分抱歉,我對中國的什麼作品都不瞭解——事實上,我連日本的動漫作品都不瞭解。”

純引內幕:
看過seed D
的都知道,TV版中44
話後卡嘉莉留在奧布,之後就只見人不聞聲,作為女主角二號的卡嘉莉卻居然一聲不吭?45分鐘的特別補完編都結束了,還是不見卡嘉莉的身影。更為值得關注的
是進藤尚美在特別編中再次缺席!

劇情上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安排,即使有必要,人氣掛帥的GSD也絕對不會在結局關頭掛起二號花旦,但當時
因為《舞-HiME》開播在即,還以為或者是進藤尚美去配靜留了,無法抽身所以才如此安排而已。但這次可是真正的大結局啊,卡嘉莉仍然沒有一句臺詞,這種
安排從任何角度都是說不過去的。結局還有一個耐人尋味的地方,與阿斯蘭一起迎接結局的,居然是本來作為三線角色的美鈴!卡嘉莉到最後都沒有與其餘四人(阿
斯蘭、基拉、拉克絲、真)見上一面,簡直就是被踢到牆角去了!按照GSD的舊角色本位主義,不用在結局出現也應該是露娜姐妹,現在連兩姐妹都可以露個臉,
卻居然不給卡嘉莉留個位置,那裏是奧布啊,卡嘉莉不出現怎麼說得通?種種跡象在暗示,卡嘉莉這個角色因為某種劇情以外的原因,已經成為不受監督歡迎的人物
了。

GSD開播後,Shinn的人氣長期低迷,鈴村健一更收到滋擾信,甚至曾在夜間被人襲擊(傳聞相當部分觀眾對鈴村健一的印象並不
好,認為他曰常表現輕浮,對工作不投入)。而GSD劇情同時也開始向KIRA方面傾斜。鈴村因此與福田監督發生衝突,一說為鈴村在劇情上向福田監督提出意
見;另一說為鈴村將自己受到滋擾一事公開(滋擾似乎是來自KIRA
FANS),並公開表示自己對劇情的不滿,兩種說法,但帶來的是同一種結果——福田監督與鈴村的關係降至冰點,鈴村和Shinn結果更受冷落。

為中肯的意見就是:根本的錯在於中途換馬和氣量狹窄的福田監督,但鈴村所採取的反抗行動也反映他不會處事(聲優向監督提劇情方面的意見,向大眾表示自己對
劇情的不滿,都不是適當的行為)。兩人的關係,成為後來進藤尚美與福田監督鬧翻的導火線。
進藤與鈴村素有交情,兩人之前有過不少合作機會
(MACROSS
ZERO等),進藤無法接受福田夫婦對劇情的擺弄,替鈴村感到不值,最後終於也向福田監督提了意見,結果是在劇情已經剩下五話的關鍵時刻仍被福田監督“飛
起”。

2010年9月4日 星期六

【ZZ武者!-頑舞留精太-】騎馬武者傳武者5人眾景品重塗【其之二】

【ZZ武者!-頑舞留精太-】騎馬武者傳武者5人眾景品重塗【其之二】


This serie of is definitely master piece!  so I commissioned modeler to
repaint them!

騎馬武者傳系列產品是絕對的傑作, 所以我委託建模重塗!



ModelWork of MO Project

PhotoWork of Gundam@EFSF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Photobucket

2010年9月2日 星期四

【景品變良品!】騎馬武者傳- 武者仁宇頑駄無 完成!

【景品變良品!】騎馬武者傳- 武者仁宇頑駄無 完成!


This serie of is definitely master piece!  so I commissioned modeler to
repaint them!

騎馬武者傳系列產品是絕對的傑作, 所以我委託建模重繪!



ModelWork of MO Project

PhotoWork of Gundam@EFSF